• 峥嵘建党百年宁波百人百事
建党百年·宁波百人|85岁的她,成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
发布处室:    发布日期:2021-08-06

    822966913.jpg

    屠呦呦,浙江鄞县(今宁波市海曙区)人,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,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201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,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。

    2015年12月10日,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,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“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,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,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”,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·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和证书,会场里响起的掌声久久不息,给了这位高龄中国女科学家最大的认可。

   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屠家,名字取自《诗经》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。父亲屠濂规给女儿取完名,又对了一句“蒿草青青,报之春晖”,神迹般地暗喻了女儿的一生。屠家家风开明,重视子女教育,女儿也必须读书。屠呦呦受父亲影响,一直接受西式教育,15岁就读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。

    16岁时,屠呦呦因感染肺结核,被迫退学。躺在家中卧室的床上休养时,遭受身体病痛的屠呦呦萌发了学医救己救人的念头。休学两年病情好转,屠呦呦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,并于1950年转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。1951年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,当初的念头化为实际的行动,屠呦呦自己拿定主意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。

    大学毕业后,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。1969年,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加了代号为“523”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,屠呦呦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,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。中医治疗疟疾已有千年的历史,当西医在疟疾的抗药性面前束手无策时,中国人又回头去找老祖宗讨经验去了。屠呦呦在遍览历代典籍中发现,古代中国使用青蒿入药已有近两千年历史。屠呦呦决定选择青蒿攻关。做了380多次实验、190个样品,实验结果却显示,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极低。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停滞,是选择青蒿的方向错了吗?执拗的屠呦呦回过头重新翻阅历代文献,当她读到到东晋葛洪所著《肘后备急方》中的“青蒿一握,以水一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时,突然灵光一现,效果差极有可能与提取物方式有关。

    传统青蒿的提取方法以加热为主,这样获取的青蒿素有效浓度达不到要求,而葛洪的方子萃取的是青蒿鲜汁。顺着这个思路,屠呦呦和团队改用乙醚在低温下提取中性部位,实验最终获得达到百分之百的抑制率。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中国,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大革命,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,能够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也找不到。屠呦呦急中生智,找来那种腌咸菜用的大瓦缸充当实验器皿,成功提纯了100克青蒿素结晶。由于实验条件的简陋,乙醚又是有害化学品,科研人员缺乏防护设备,屠呦呦因此导致了中毒性肝炎,其他人也出现中毒、过敏的症状。青蒿素提炼出来了,屠呦呦又第一个提交了志愿试药的报告。付出换来的回报是青蒿素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取得了明确的疗效,打开了新抗疟药物的大门。

    正如屠呦呦在领取诺贝尔奖典礼上的发言:“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。”青蒿素是与已知抗疟药化学结构、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,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,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。从20世纪90年代起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(ACT)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。据WHO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》,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,包括ACT的治疗,从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2.14亿例、死亡73.8万人,到2015年发病率、死亡率分别下降37%和60%,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·林达勒认为把这些数据展现在诺奖评委会委员面前时,屠呦呦毫无悬念地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。BBC的一档节目曾将屠呦呦列为“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”候选人之一,与居里夫人、爱因斯坦和图灵并列。虽然在接受《人民日报》专访时,屠呦呦一直强调“青蒿素研究成功,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。”但2011年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,将屠呦呦的名字第一次推向世界,给出的理由是:屠呦呦是一个把青蒿素引入“523”项目组、第一个提升100%抑制率、第一个做临床实验的人,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获得这个奖。

    屠呦呦的创新让她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2018年12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,颁授改革先锋奖章。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。一时间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科学家,但她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,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,依然在她的办公室带着团队与疟疾的抗药性做着斗争。2019年6月17日,88岁的屠呦呦团队在“抗疟机理研究”“抗药性成因”“调整治疗手段”等方面获得新突破,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(NEJM)》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“青蒿素抗药性”治疗应对方案。

    获得诺贝尔奖回国后,屠呦呦把大部分诺奖奖金分别捐给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,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,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。这位无博士学位、无留洋背景、无院士头衔的“三无科学家”最希望的是她的获奖可以激励更多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投身科研,最关心的是如何形成新的激励机制让年轻科学家的潜能得到发挥。